close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3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墮罪應如三律淨,諸惡則由四力懺:』在此提到的是墮罪以及諸惡,也就是墮罪跟惡這二個部分。平時我們容易違犯的惡業,可以分為為墮罪以及諸惡這二個部分:
所謂的墮罪是指,在受持某種律儀之後,我們的行為違反律儀,此時會犯下墮罪,這是屬於遮罪的部分
除此之外,惡的另外一種又稱為性罪,也就是不論有沒有受戒,你只要做了某種行為都會造下惡業,這是屬於性罪的部分

就比方說殺生,殺生的行為是屬於性罪,不論你有沒有受戒,只要你殺害別人,都會犯下惡行、都會造下惡業;就連畜生彼此互相攻擊,就像烏鴉攻擊貓頭鷹,或者是貓頭鷹傷害烏鴉,它們所造下的業都是屬於惡的部分,也就是性罪的部分。
至於墮罪的話,不論我們持守的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只要有受持某一種律儀,但在受持之後,我們的行為違反了所受持的律儀,此時所犯下的是墮罪

「惡」的相反詞是提到了「善」,我們的行為能否成為善行,我們所造下的業能否成為善業的關鍵,不僅止於我們是不是有遮止某些不良的行為。就比方說,有些人他不去殺生,但他不見得能夠獲得斷殺的善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所謂的「善」這個詞,是在於看到了殺的過患,而且瞭解斷殺的利益之後,我們盡可能的遮止有可能傷害別人、甚至進一步殺害別人的行為,從中才有辦法累積善業,並不是說不去殺就能夠獲得斷殺的善業。但惡不一樣,惡的部分是只要你去做,當下就會造下惡業。因為我們的心中都有煩惱,不論造惡的動機是貪、瞋、癡,只要在煩惱的策發之下,造殺、盜、淫任何一種惡行,當下都會造下惡業。所以善跟惡這二者不太一樣。……

第一句話提到,「墮罪應如三律淨」,違反三種律儀所形成的墮罪,應該按照佛陀所制定的儀軌來加以淨化。這當中的「三律」指的是,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以及密乘的律儀。在淨化的過程中,當然是以四力作為基礎,並且要按照所受持的律儀當中的儀軌來作還淨,也就是淨化我們所造的惡業。比方我們受持的是別解脫戒,不論受持的是比丘戒或是比丘尼戒,當犯了根本墮之後,世尊用非常善巧的方式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還淨。如果在犯下根本墮之後,不刻意的去覆藏,如實的告訴他人我們犯了根本墮,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犯了根本墮也是可以還淨的。所以從中我們可以得知,世尊制定戒律約束我們的行為,但是在制戒之後,他也瞭解多數人沒有辦法如實的持戒,所 以以非常善巧的方式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透由儀軌來淨化我們的罪行。但在淨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惡行,對於過去所造的惡業心生追悔;並且進一步的,希望之後不要再犯下同樣的惡行,也就是在四力當中最主要強調的破壞力以及防護力如果在懺悔過程中,能夠念誦墮懺或百字明咒當然最好,但如果沒有時間,至少要按照儀軌,將我們所造的惡行盡可能的,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它完全淨化。……

 

諸惡則由四力懺:』平時我們所犯下的惡行、所造下的惡業,應該透由四力來懺悔

于昔所造諸惡業,多追悔為破壞力;』四力當中第一力、也是最重要的一力,提到了破壞力。所謂「破壞力」是指,對於往昔所造作的惡業,內心要一再的生起追悔、慚愧的心。這就像我們誤食了毒藥,知道在不久之後自己就會死亡,在死之前我們會想盡辦法把毒排出來,並且對於自己會誤食毒藥的行為感到後悔,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在四力當中如果有追悔力,自然就有防護力;相反的,如果沒有追悔的心,之後也不會有想要防護的心,所以破壞力是非常重要的。

接著是提到四力當中的第二力對治力」,在生起追悔之後,進一步透由各種方式來淨化我們所造的惡業。文中提到:『受持契經信空性、』第一點是提到「受持契經」,這當中的「契經」是以《般若經》為主的經典,例如《般若八千頌》或是《心經》等,我們可以透由背誦、讀誦《般若經》等經典來淨化過去的惡業,「信空性」,或者是透由思惟空性的道理,瞭解諸法本無自性。「諸法無自性」是指,諸法存在的方式,不像我們眼前所顯現般如此的有自性,所以要破除的是眼前所顯現諸法有自性的這一點,而不是說諸法完全不存在,這個部分的內容我們之後還會再為各位介紹,第二點是提到信解空性。接著『念誦咒語』,這當中的咒語包含可以念誦《淨戒陀羅尼》,或者是念誦《百字明咒》等,『造佛像、』塑造佛像,以恭敬的心、想要懺悔的心來塑造佛像,『勤供三寶』,這個部分是提到了供養佛法僧三寶,『持名號,』持誦三十五佛、或者是其他諸佛菩薩的名號來淨化惡業,『此等皆為對治力;』以上的行為都是包含在對治力當中。如果平常很認真懺悔的話,可以觀察是否有淨罪的徵兆。此時可以觀察晚上的夢境,如果在晚上的夢境當中,一再的夢到我們吐一些髒的東西,或者是我們可以擊敗黑人,這些都屬於淨罪的徵兆。但最重要的是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惡念逐漸減少、善念逐漸提升,行為比過往更良善的話,這就表示我們的懺悔是得力的。

接下來(第三力)是提到,『防後過為遮止力;在生起追悔進而對治之後,要對於過去所造的惡行生起防護的心。這一點在之前有提到,這個部分有二種不同的說法:
一類的袓師他們認為,在生起防護心時,為了讓它的力量能夠呈現到最強大,所以要打從內心裡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我絕對不再違犯相同的惡行,其實這對於初學者而言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對初學者來說,很多惡行是很容易違犯的,如果容易違犯的話,在遮止力的階段告訴自己:我從今天開始不再違犯,但是馬上又再犯的話,這不僅不會有懺悔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會打下妄語,而造作另外一個惡業。
所以(另一類祖師認為)對於容易斷除的惡行可以告訴自己:我從今起絕對不再違犯;但對於時常違反的惡行就要告訴自己:我在這一天、在這個禮拜、在這個月裡面,絕對不再違犯了,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是比較適當的。

最後(第四力)是提到「依止力」。『皈依發心依止力。』對於依止力的部分,過去也有二種不同的主張:
第一種是主張,所謂的依止力是指所要懺悔的對境,「懺悔的對境」是指,我們是在誰的面前懺悔。比方以出家的法師而言,如果違反了律儀,他要在特定人數的僧伽前面作懺悔,或者平時我們習慣在三寶的面前懺悔。所以在依止力這個部分第一種主張,他是主張我們是在什麼樣的境之前來作懺悔。
自宗的角度而言,自宗並不認同這樣的主張,他認為所謂的依止力,應該是強調皈依以及發心。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皈依以及發心?他們舉了一個例子。就像跌倒在地,如果想要站起來的話,必須要依著地才能夠再一次的站起來;相同的道理,我們造惡的對境多半是三寶和有情,比方說譭謗三寶會造下一個惡業,或者是傷害了有情也會造下一個惡業,所以平時我們造業的物件多半都是三寶或是有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既然造惡業的物件是以三寶與有情居多的話,此時我們對於三寶應該培養心中的皈依,對於有情應該培養心中的發心,這樣彼此之間才會有一個關聯性。什麼樣的關聯性?既然我們所造的惡業,它的境是以三寶與有情居多的話,在面對這樣的對境時,就應該要策發起心中的皈依以及發心,這樣比較合理。而不是說對於三寶造惡、對於有情造惡,但是在懺悔的時候,特別強調的是所懺悔的對境,這樣前後二者似乎沒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自宗在提到依止力的時候,最主要強調的就是皈依以及發心的內涵。」


 

附記:1.文中三處 (    ) 內文字是末學所加。

2.關於防護力的二種傳承教授,仁波切在此段開示之前另有較詳細的解說:

「對於要如何思惟防護力的部分,過去的傳承袓師有二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是提到,心生防護力的時候,要想到從今天開始我絕對不再犯下同樣的惡行,因為那一派的袓師們認為,在防護力的階段,如果能夠提起這樣的意樂,它的力量會比較強大,能夠將過去所造的惡業懺悔得比較乾淨。但另外一派的袓師們主張,有些時常會違犯的惡行,如果在防護力階段不斷告訴自己,我從今天開始絕對不再犯同樣的惡行,以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容易犯下的惡,會養成一種壞習慣,因為在心裡面明明知道,之後還是有可能會犯同樣的惡行。所以在防護力的階段,即便你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絕對不再犯同樣的惡行,但你會覺得心虛,而且久了會養成一種壞習慣,因為即便你告訴自己「我不要犯」,但還是很難避免,這樣久而久之沒有什麼意思了。
所以另外一派的袓師他們認為,對於容易犯的惡行要告訴自己,至少在一天24小時當中我不要再違犯;當自己的程度提升之後,進一步的再把時間拉長,在一個禮拜之內絕對不再做相同的惡行;之後再把時間拉長到一個月,或是半年、一年,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惟防護力的部分,會比較有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