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師長教誡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宗仁波切2017225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平時我們多數人是如何思惟苦的?我們所想的就是我們當下所遭遇的痛苦,生老病死的苦,而且當我們去思惟生老病死等眼前所遭遇的痛苦時,我們的心中也會依稀仿佛的生起出離,但這樣的出離對於修道並沒有直接的幫助。而且說實在的,透由思惟世間的苦要生起出離,這根本不需要學習宗教,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因為大家都想要離苦得樂,所以當他遇到逆境、遭遇痛苦時,他必然會現起想要脫離痛苦的感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5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在探討如何生起希求解脫的心之前,至少要先認識何謂輪迴?何謂解脫?對此有很多在家人會誤解,所謂的『輪迴』是指,在家的狀態稱為輪迴,而相對的只要出家就稱為『解脫』。實際上並非如此,即便是出家人,但有很多出家人,他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為什麼在輪迴當中流轉?因為他的狀態還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著不要說是普通的出家人,就連身為甘丹赤巴法王的我,也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甚至從小乘的角度而言,導師釋迦世尊、或者是世尊周圍的大弟子,例如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這些人所擁有的蘊體也是輪迴的一部分,因為他們的蘊體也是過去生透由業以及煩惱所感得的。所以我們會稱,即便他們的狀態已經證得了涅槃,但是他們所擁有的涅槃稱為『有餘涅槃』,也就是當下他們所擁有的蘊體,也是過去業以及煩惱的一個果相,所以我們稱這叫有餘的涅槃。相同的道理,過去的二勝六莊嚴、或者是八十大成就者等,他們內在雖然有無比殊勝的功德,但他們所獲得的蘊體也是輪迴的一部分,更何況是我們普通的法師、或是格西、或是上師。……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3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偈頌當中提到,『捨棄現世於後世,生希求為下士心。』這個部分最主要是強調,透由思惟下士道的法類生起某種意樂的時候,在什麼情況下能夠達到生起下士夫意樂的標準?這一點之前時常引用的一個偈頌:「此暇閑身勝過如意寶,得此妙身亦僅有此次,難得易滅如空中閃電,思惟此道理已即了知,世間萬事猶如簸糠秕。」後面二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生起下士意樂的標準,「思惟此道理已即了知」,也就是透由思惟暇滿、無常等下士道的法類之後,將原本心心念念所想的現世安樂,轉變成想要追求來生的安樂。在還未思惟下士道的法類之前所在乎的是什麼?所在乎的是,要如何去擊敗我的敵人,要如何保護我的親友,所重視的是外在形形色色的東西,好像那些東西不存在我們就無法生活似的。我們的起心動念很自然的都會想到現世的安樂,根本不會去想來生的問題。甚至有很多人是否定來生的,他認為來生根本不存在;有些人雖然認為來生是存在的,但他覺得那是很遙遠的東西,當下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的苦樂,所以所在乎的還是眼前的這些事情。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3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淨罪謂令將受苦,轉成短暫或全無,惡趣劇苦於此身,稍感病苦便能除。』首先我們看到前面的這二句,「淨罪謂令將受苦,轉成短暫或全無」,透由四力淨化惡業之後,能夠將原本要長時受苦的業時間縮短,甚至完全不用受苦,「惡趣劇苦於此身,稍感病苦便能除。」透由懺悔,原本要墮入惡趣所遭受的強大痛苦,經過淨化之後,有可能是在身體上呈現某種病痛就能夠完全淨化。……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3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墮罪應如三律淨,諸惡則由四力懺:』在此提到的是墮罪以及諸惡,也就是墮罪跟惡這二個部分。平時我們容易違犯的惡業,可以分為為墮罪以及諸惡這二個部分: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3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2日下午講述《善說精髓》:

「『應修所知業果理,』在第一句話裡面特別提到「修」這個字,也就是雖然在字面上,我們或許也能夠懂得業果的道理,但是光瞭解業果的道理是不夠的,在瞭解之後要進一步的去實踐,所以提到「應修所知業果理」,……有很多人對於業果的道理還未生起定解,而貿然的去思惟空性的法義,只要思惟的角度稍微有個偏差,所修學的空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斷空。所謂的「斷空」,就是否定一切世俗法的空,這樣的空不僅不是空性,而且非常危險。相反的,如果能夠對於業果先生起定解的話,透由思惟業果的道理,對於學習空性會有直接的幫助,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會落入斷空的斷邊。……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2日下午講述《善說精髓》:

「『能引業』與『能滿業』這二者的差異: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22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即便在行善的當下有菩提心作攝持,但不代表所造的善業不會被瞋所摧壞。這一點在很多經論裡面,都有針對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是否會被瞋所摧壞,有進一步的討論。因為在論著裡面時常會聽到,如果我們的手邊只有一滴水,這一滴水很容易就乾掉了,但如果把一滴水滴到大海當中,大海未乾枯前,所滴進去的那一滴水也不會乾沽。有人以這樣的內涵,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所造的善沒有菩提心作攝持,善業的果報很容易消失;如果在行善的當下,有菩提心作攝持的話,在還未成就菩提之前,之前所造的善業是不會消失的。但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正確,為什麼不正確?因為所造的善業即便有菩提心作攝持,但在還未成就佛果之前,如果我們的心中生起了一念的瞋,透由瞋的力量會把所攝持的善念摧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入中論》裡面、大師所造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當中都有提到,力大的菩薩瞋恚力弱的菩薩,會摧毀百劫所累積的善根;非菩薩者瞋恚菩薩,會摧毀千劫所造的善根。如果事實是如此的話,即便透由菩提心的攝持造下了善業,但善業還是會被瞋所摧壞,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19日下午講述《善說精髓》:

「有時我們會覺得空性的內涵很深奧,不容易瞭解,但跟業果相較之下,至少空性的道理能夠透由教理來證得,所謂的「教」指的是經教,「理」指的是正理。空性的內涵看似不易瞭解,但至少可以透由教理反復思惟之後,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瞭解到空性的內涵為何。但業果的道理就不是如此,業果的法則,都要完全憑藉著佛世尊所說的內容,我們才有依據。世尊所說的業果法門,完全不容許改來改去,並不是我們想要把它改成什麼、就能夠改成什麼,這是不容許的。而且深細的業果道理,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唯有藉助佛所宣說的經典,才能夠稍微瞭解其中的內涵。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19日上午講述《善說精髓》:

「人與人之間,如果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斷的講述離間語,對於世界和平會有非常大的殺傷力。所以我們平常在講話的時候,要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我們是否刻意去壓榨對方,或者我們的言語是否想要欺騙對方,或者我們所講的話是不是想要挑撥對方。尊者近幾年來,在講經說法期間也一再的提到,有些人雖然號稱是有宗教信仰,但是以持學法之名,實際上他所行的卻是非法的事情,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惡劣的。所以我們要想的是,既然我是這個地球上的一份子,我該如何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能夠讓這個地球更美好;而不是為了只想要獲得自己的利益,而去分化對方,造成對方的痛苦,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可取。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2017年2月18日下午講述《善說精髓》:

『尚未修持戒等善,即自詡為大乘者,是於佛前欺世間。』在上一段提到,佛因為悲湣眾生,所以以非常簡略的方式告訴眾生們,應該如何行善斷惡。但有些人,平時在學法的期間,「尚未修持戒等善」,他連一條戒都沒有持守,「即自詡為大乘者」,還自認為是一位大乘的行者,「是於佛前欺世間」,這就等同是在諸佛菩薩的面前欺騙世間的眾生。他不僅不瞭解佛最初為什麼要宣說十善、十惡的理由,而且在修道的期間沒有認真的去行持,還自以為是一位大乘的行者,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宗仁波切於2017218上午講述《善說精髓》時對大眾開示:

「以我為例,雖然我有上師之名,但我跟各位一樣,也沒有把握來生不會墮入惡趣。所以在座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的思考,既然我們目前的現狀,並沒有辦法避免來生不墮入惡趣,那該如何扭轉自己的命運呢?這時我們要培養心中的皈依,並且進一步的對業果生起信心。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我們現今所獲得的暇身,它具備了現前、究竟、每一剎那都能夠成辦眾多利益的特點。所以,即便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造作了各種的惡業,但只要肯用心去懺悔,在短短的一兩年,甚至短短的幾個月、幾天、幾小時,甚至在一念當中,都能夠改變我們的現狀;不僅能夠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甚至能夠扭轉目前的現狀,但關鍵就在於我們肯不肯用心去改變它。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日仁波切在祈願法會上午講說佛陀本生傳故事前,講說了阿底峽尊者與宗大師的傳承。

阿底峽獲得兩大車軌的傳承會合為一,廣行派從佛陀到彌勒菩薩到無著、世親到金洲大師然後傳到阿底峽尊者,深見派從佛陀到文殊菩薩到龍樹、提婆到小明了杜鵑到阿底峽尊者。尊者創立了噶當派,噶當派又分出教典派、道次第派、教授派三個傳承,宗大師同時得到這三個傳承而創立了格魯派。宗大師著作廣論,寫完奢摩他時,考慮要不要再續寫毘婆舍那,猶豫不決時親見文殊菩薩,菩薩問大師所著廣論難道有別於菩薩親傳的三主要道嗎?大師回答廣論就是以三主道作核心而寫,菩薩問那為何不寫毘婆舍那中觀正見,宗大師回答恐怕能懂的眾生太少,不知寫出對眾生是否較有利益。可見毘婆舍那這一部分確實不易。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三月,夏巴曲傑仁波切在祈願法會最後,語重心長地叮嚀:「三大寺有的不只是人多,更重要的是三大寺的學僧們精勤於五部大論的聞思。」不知參與這場法會的師兄姐們是否注意到這段叮嚀?

「三大寺有的不只是人多。」是不是對團體急於拉人進來當學員,又急於膨脹僧團的人數所提出的針砭呢?有說,團體希望在五年內要讓學員數達到100萬人,僧眾達到1萬人;又在十年內,學員數達到1000萬人,僧眾達到10萬人。而這樣的「急求人數增加」的想法,仁波切已提出忠告,不知團體領導人聽進去了沒?

Zhen 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